利用發送聲波,找尋你我的存在價值,期待在人海中與你獲得相同頻率,讓新的可能浮出水面,產生一圈圈的漣漪。
參展藝術家
陳若云 Chen Ruo Yun
張若綺 Ruo Chi Chang
陳楷仁 Chen Kai Ren
彭慧容Peng Hui-Jung
8/11(Wed.) - 8/24 (Tue.) , 2021
李毓琪 Yu-Chi Li
謝岱融 Hsieh Tai Jung
梁凱棋 Leung Hoi Ki
盧 芛 Lu Wei
8/26(Thu.) - 9/08 (Wed.) , 2021
陳若云 Chen Ruo Yun
樓中花園/ Garden in the building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化、數值化的時代,就連通過一扇門、進入一個地方都得先將自己數值化,體溫36度可以進入、已經打過第1劑疫苗…。但即便是這樣不斷分割、數值化、標示化的生活中,仍然有些寂靜孤獨的時刻,時間不再被分割、一切彷若靜止又永恆,這樣踏實又微小的時刻藏在每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或許是抬頭望天的那刻、走在路上突然感到附近都沒人了、太陽光反射刺痛眼睛的瞬間…身體知覺感官彷彿被喚醒,你看著那個帶你離開世界紛擾的「物」(或許是一片天空、一朵花、躺在床上終於與自己獨處的時刻),感到你們之間無限接近。
陳若云 Chen Ruo Yun
1990出生於台灣台北,現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以具有系統感、規則感的空間為創作題材,在機械世界中任何顯現出來的影像皆是數據資料。作品原型上的每個人都是獨立描繪出的個體,擠上顏料的過程就像是編碼的過程將每個人數據化,再也不分彼此。以此表現方式反映當代人們過著系統化般的生活,個體化成一種編碼組成的訊號,以類量化的方式顯現人類社會生活結構。
經 歷 Exhibition
2015「電線走火」聯展,加力畫廊,台南
2015「兩天一夜」聯展,新濱碼頭,高雄
2015「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聯展,歌德藝術空間,台北
2016「第十四屆桃源創作獎」聯展,桃園展演中心,桃園
2016「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聯展,駁二當代藝術特區,高雄
2016「EDA 學生藝術商店」聯展,勤美誠品綠園道,台中
2016「自由心證藝術拍賣會」,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北
2016「EDA 私房畫」聯展,真書軒,台北
2017「觀看/觀測 崩壞」個展,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17「補牆計畫」聯展,索卡藝術,台北
2017「白晝之夜」聯展,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台北
2017「Glith-BUG2.0」聯展,水谷藝術,台北
2021「單向度的房間」個展,適藝術,台北
2021「WHAAAAAT’S ART FAIR」聯展,喜來登大飯店,台北
張若綺 Ruo Chi Chang
生命與感知
生命的長短就在呼吸之間,反覆的動作承載著生命的重量。觀察思索生命的微碎,在呼吸之間感受一絲陽光,一抹微笑,在呼吸之間感受一些微苦,一點溫暖,在時間的流逝裡,回眸,遇見自己。
自我與真實
我用「真實」來呼應「原始」,我認為所有的創造力量都源自於「真」。從內心最初的真我,用直覺的情感,將具體形象的解離,以純粹原始的墨色與線條,讓平靜的畫面表現,穿透著生命力量。
凝然的印記
時間流轉,在記憶的瞬間,體會萬物與自然的日日積疊與生生不息。由探尋自然萬物的更迭變化,思索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係,從自我心靈的獨白,找到自己內心最初的真實,透過創作的情感軌跡,呈現真誠的生活態度,在一筆一畫之間留下記憶的溫度。
張若綺 Ruo Chi Chang
1977年出生,台中人,現職個人藝術工作室
學歷:國立台南大學美術研究所 碩士
l 1996年獲選苗栗女傑藝術家
聯展
l 1997-2002.年苗栗女傑藝術家聯展數次
l 2004年台南大學視覺藝術<瞎米嚨可以?>聯展
l 2005年台南大學<游於藝.於技>水墨聯展
l 2005年台南大學<城市/遊藝/家>聯展
l 2017新北市梅樹月 李梅樹 立石鐵臣 等15位前輩藝術家 34位當代藝術家聯展
l 2019 新加坡國際文化藝術論壇暨藝術作品交流展
l 2020 當代藝軌-嘉義鐵道藝術協會聯展
個展
l 2006年張若綺現代水墨創作展 人與自然的冥想竹南鎮立美術館
l 2021年 「之間-詩性印記 張若綺創作展」 西榮23藝術空間 嘉義
獲獎紀錄
2005全國彩墨新人賞 新人獎
2005全國屏東美展水墨優選
2019第十三屆中國全國美展 港澳台暨海外華人邀請展
典藏
2020 文化部藝術銀行 作品「萃取時間滴落的聲音」
陳楷仁 Chen Kai Ren
表面的美好beautiful illusion and reality
以『表皮層』作為人類所生存的這個社會表面的象徵符碼,生活在表皮層之上的「小人物」們取樣來自於生活常見的行為、場景、事件等等再平凡不過的事物將其轉換成繪畫,以表面看似荒謬骨子裡卻是有點無奈、帶點自嘲的口吻來述說這些生活的面貌,人們就像皮膚上的汗毛一般,被皮層之下不可視的組織、腺體所支配卻無法察覺到它的底下是如何運行的,如此渺小且無力,平凡度日之中卻隱約感受到被某股難以言喻的神秘力量桎梏著。
以『表面的美好』為命題將目光關注在現代人對『美好』生活的過度依賴和現代人的空虛、寂寞、冷。所謂的美好生活是一種當下這個時代,有著類似輪廓、共同價值觀的生活模式,例如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早上股市看看盤,下午去喝個下午茶、週末去泡溫泉、賞賞花,享受美食等等。我們活在這個世代,一方面享受著這樣模組化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當察覺到被這樣的生活模式所制約時,也許會感到失落卻也捨不得放棄,早以深深依賴著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種對美好生活的依賴和空虛感相生且相互依附而生存的成癮狀態或許可以視為一種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抑或是一種後遺症?)當我們上癮般享受著的同時,與此同時是否也在生命中的遺失了些什麼呢?
陳楷仁 Chen Kai Ren
1982出生於桃園
現居住與創作於桃園
學歷
201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研究所藝術創作組碩士 畢業
2004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畢業
個展
2020 《我們都在表皮層掙扎》,自由人藝術公寓,臺中,臺灣
2020 《生活的感知》雙個展,厭世會社,臺北,臺灣
2012 《寂寞拉筋》,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2003 《失臆》,防空洞藝廊,臺北,臺灣
聯展
2020 《Reborn煥然一新》,旅人咖啡館,桃園,臺灣
2013 《行進間的語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臺灣
2012 《想要的得不到》,A7958畫廊,臺中,臺灣
2009 《疏離的速度》,吉林藝廊,臺北,臺灣
2005 《伍零3,微狀態×9》,南海藝廊,臺北,台灣
2005 《伍零3,都是聯得逞害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台灣
獎項&典藏
2020 作品《划水練習》國美館109年度藝術銀行作品購入計畫典藏
2020 第三屆台北插畫藝術節好丘賞
2012 國藝會第1期常態補助
2004 第二屆桃源創作獎,入選
其他
2020 第三屆台北插畫藝術節
2020 藝起加油ART
作品參考網址
IG: nstagram.com/vaisacreay/
FB: www.facebook.com/acreay
彭慧容Peng Hui-Jung
安家
「家」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它是身、心、靈的寄託。
「家」不只是物理性的空間,不只有坪數、採光和格局配置。家,必須經由情感的投入與細心經營,才能創造出整潔美滿又安詳的氛圍。是藉由有形的居住空間,除了幫我們遮風擋雨,擺脫外在壓力,也讓我們心情放鬆、安適,心靈得以悠遊的自在空間。我想呈現「家」的作品,藉由作品本身,讓觀者可以想像是一個能夠讓身心得到倚靠與休息的心靈空間。
所以這系列作品中呈現房屋的不同樣式,藉著陶土原色,營造出「家」應有的寧靜、安穩與舒適感覺。
作品中藉著通道的意象,產生窩巢的安全感。它屬於夢境與記憶的想像,引領我們棲身現在,朝向夢想。
「家」的營造需要用心。希望透過這些系列作品,讓住屋不只是遮風擋雨的建築,更是寧靜、安穩、成長的心靈之家。讓每一位住進幸福建築的人,建構出自己的理想人生。
1988年 二號公寓 五人聯展
1989年 台灣泥雅 新苗展
1999年 竹圍工作室 符號花園 陶藝個展
2000年 美國文化中心 那風中的記憶 陶藝個展
2003年 大驅勢 1;15 現代心境的轉與變 聯展
2004年 也趣藝廊 空間提限 聯展
2004年 靜宜大學 風中之姿 靜宜大學校園景觀雕塑展
2005年 台北市興昌里 盆邊主人 興昌里藝術聯展
2005年 鶯歌陶博館 新秀誕生 陶藝新陶獎展
2005年 竹師藝文空間 新秀誕生 陶藝新陶獎展
2006年 台灣大學綜合禮堂 喚醒苔階的微笑
2007年 台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 心靈空間 陶藝個展
2009年 一票人空間 陶藝五人聯展
2012年 文化大學推廣部大夏藝廊 風中的記憶紙上作品展
2013年 士林紙廠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聯展
2015年 花博爭艷館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聯展
2015年 文化大學推廣部大夏藝廊 渡境 彭慧容繪畫雕塑展
2016年 花博爭艷館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聯展
2017年 雪花盡情五月飄 兩岸藝術家台灣桐花季畫展 桃園文化局
2017年 私房 女性藝術家聯展 94藝術實驗空間
2017年 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 台灣當代一年展
2017年 愛行千里 畫我江山 兩岸油畫家台灣寫生作品展 北京台灣會館
2017年 心靈空間 彭慧容繪畫雕塑展 新北市藝文中心
2018年 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 台灣當代一年展
2019年 台北花博公園爭艷館 台灣當代一年展
2019年 中國深圳 深圳國際博覽會
2020年 台北西華飯店 ONE ART TAIPEI
2020年 68當代藝術空間 醒眠沙洲 聯展
2020年 亞典藝術書店 候鳥工作室 五人聯展
2021年 台北喜來登飯店 whaaaaats藝術博覽會
曾任
中央日報 美術編輯
竹圍工作室 駐地藝術家
復興商工 美術教師
中華日報 美術編輯
現任
雄獅美術畫班 美術教師
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 美術教師
得獎
2004年 新陶獎 社會組 佳作 荊棘
2005年 新陶獎 社會組 金獎 渡鳥
2021年 台灣陶藝獎 入選
典藏
國立美術館
關渡美術館
大趨勢藝廊
也趣藝廊
江衍疇 曲徳益 趙國宗 梅新 董心如 蕭北辰 王度 李四端
郭宇宗 林茂榮 洪淑珉 動象設計公司 羅萬照 林茂榮 李俊邑
李毓琪 Yu-Chi Li
《鍾乳》(Milk)
幼⼩的鐘乳⽯在完全的⿊暗中⽣長,安靜、漫長,如同早期⼈類⽣活。
洞穴中鐘乳無序⽣長所攜帶的有機能量,同時也保留在⼈類靈魂中。
《鍾乳》的外框為⽣鐵,加上⽔、酸和時間,使它不斷鏽化,帶著時間的肌
理,最後再選⽤漆料將其封存,保有濕潤的質感和作品中的鍾乳⽯互相呼應,
並且讓⼈產⽣某種原始的觸摸慾望。
《建⽴在美之上的⽣殖》(Reproduction On Beauty)
建⽴在美之上的⽣殖。 —柏拉圖
美是先天存在且更趨近於精神性的,⽽我們只是試圖把它還原出來。
作品中各種綠⾊植物與⼈為物件的組合當中,呈現出⼀種⾃然與⼈類⾏為
隨機組合過後的景觀,看似陌⽣卻又熟悉,存在⼀種莊嚴卻又戲謔的氛
圍。照⽚以物件的⽅式擺放,使之成為物件的⼀部份。
《基本視⼒》
這組靜物主要出於⼀種直接的倫理動機,在照⽚中我置⼊了我所吃剩的⾻
頭與⽣活中遭遇的物件,來表達我對於⽣命、⽣活的感受、敬重及其與之
呼應的古怪美感與⼒量。
作為⽣命體留存最⾧久的部分,⾻頭成了⽣命與死亡的雙重隱喻,進⽽形
成了鮮明的審美氣質。當半年來所吃剩下的⾻頭集合在⼀起,⾯前的景象
就變成了⼀種質問。
⽽我試圖讓它成為對⾃我⽣命的提醒,使⽣活回到它應有的重⼒之中。
畫⾯的處理上,我希望它們在視覺上獲得⼀種平⾯感,通過對縱深和層次
的擠壓,剔除靜物的浪漫性,⽽僅僅保留形象的基質,使觀者焦點可以⾃
由地在畫⾯上游移,與畫⾯中單個物件產⽣連結,進⽽投射出與⾃⾝⽣命
經驗的感受與共鳴。
李毓琪
藝術家,以攝影和影像創作為主。
作品主要關注⼈的精神層⾯與感知狀態。
讓拍攝成為主客體間的交流⼿段,向內抵達某種未知的狀態。同時透過⽥調、
訪談等⽅式,向外關注社會與個體之間的作⽤下所產⽣的⼈的氣質與外貌,嘗
試理解⼈內在不同的精神⾯貌與組成。
個展:
2010 “For Yura, Nenad And You”攝影個展, 多鬆咖啡, 台北, 台灣。
2011 “南港自宅電梯24H 攝影展” , 南港自宅電梯, 台北, 台灣。
2013 “精靈幻舞在南橫公路上的桃源國中攝影紀錄發表” , 桃源國中, 高雄, 台灣。
2016 “基本視力” , 流浪的攝影空間, 台北, 台灣。
2017 “基本視力” , 如故照相館, 北京, 中國。
2017 “基本視力” , 未艾公寓, 台南, 台灣。
2020 “李毓琪:裸根-一切都是懸而未決的”,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台北,台灣。
聯展:
2010 “實驗片養份-格子趣藝術聯展”, 視盟, 台北, 台灣。
2010 “Lomo Life” , Mr. Wu art space, 台中, 台灣。
2011 “七張照片建構一天的世界”,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台北, 台灣。
2011 “EPSON My Story” , 宣誠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2011 “Geisai” , 華山藝文中心, 台北, 台灣。
2012 “街大歡囍”,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台北, 台灣。
2013 “新・影” 台灣潛力新銳攝影聯展 , TIVAC, 台北, 台灣。
2013《台北日和》新點子一代粉絲攝影作品跨界合作, 狂想劇場, 台北, 台灣。
2014 “好奇心”, DDC, 北京, 中國。
2014 “水鄉男子漢”, 東莞市人民政府行政中心, 廣東, 中國。
2016 “基本視力”,TIVAC 台北攝影博覽會,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2017 “建立在美之上的生殖”,Wonder Fotoday 攝影博覽會, 華山藝文中心,台北,台灣。
2017 “基本視力”,博藝畫廊第二屆青年潛力藝術家徵件展, 博藝畫廊,台北,台灣。
2018 “難,四聲難”,新光三越文化基金會第12 屆國際攝影大賽入選, 新光三越,台北,台
灣。
2019 “家”,萬家燈火過年藝術項目,過年藝術項目微信公號,北京,中國。
2019 “遊戲場”,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博覽會,松山菸廠,台北,台灣。
2019 “文字先決”,Onfoto 文字先決,Onfoto Studio,台北,台灣。
2019 “夏季當代攝影與錄像沙龍展”,台北收藏交易中心,台北,台灣。
2019 “當代社會的女性視覺書寫”,大理國際攝影節,大理,中國。
2019 “ABC 上海藝術書展”, 藝倉美術館, 上海,中國。
2020 “獨白 Monologue”, 2019 台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之得獎系列展,G.Gallery, 台北,
台灣。
2020 “當代社會的女性視覺書寫”,眾嘉禾・創空間,杭州,中國。
2020 “底片流Film Flow”,moom bookshop,台北,台灣。
2020 “世界世界著”(da weltet die Welt),濟南國際雙年展,山東,中國。
2021 “110 年全國美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21 “2020 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 清里攝影美術館,山梨県,日本。
獲獎:
2011 ”七張照片建構一天的世界”,MOCA,入選
2011 EPSON“My story” ,宣誠藝術中心,入選
2013 TIVAC 攝影獎,入選
2016 TIVAC 攝影獎,評審獎
2018 新光三越文化基金會第12 屆國際攝影大賽,入選
2019 Wonder Foto Day 台北國際攝影博覽會,評審獎
2021 “110 年全國美術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入選
典藏:
2020 《幼小者》,全球青年攝影家作品典藏,清里攝影美術館, 山梨縣,日本。
2020 《鍾乳》,藝術銀行典藏,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台灣。
其他:
2015 『Art289 289 藝術風尚』雜誌首席攝影師,中國南方報業集團。
2016『李毓琪:在有限的界內,對被攝者做出評論』報導,數碼攝影雜誌,中國。
2016『李毓琪:古怪的審慎,一種“基本視力”的重構』報導,如故RUGU 空間,中國。
2019『李毓琪:我並不想抽離生活,也不可能抽離生活』報導,海杰視界觀平台,中國。
2019『注視,它是空洞;回首,即是惘然。』報導,Mstudio 空間,中國。
2020『昆鳥談李毓琪台北個展“裸根”:“藝術家是一些想成為非人的人” 』評論,海杰視界觀
平台,中國。
2020 SOFA TALKS『李毓琪:裸根 - 一切都是懸而未決的 』訪談報導,ams House 平
台,中國。
2020 沈柏逸/赤裸內在的探問:李毓琪《裸根》報導,報導者,台灣。
個人網站:
yuchili.com
聯絡方式:
1986bliss@gmail.com
Resume
Yu-Chi Li (b. 1986), visual artist, born in Taipei, Taiwan,
The works mainly focus on the spiritual level and perception state of people. Let
shooting become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nd
reach a certain unknown state inwar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way of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 pay attention to the
temperament and appearance of peop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mental outlook and composition of
people.
(She said : The art work is the last resting place of the artist's soul.
And artist should make all effort to bring the works to the world and put the soul in it, in this way, if we are
doing precision, our works will last and keep a mysterious connect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s.
She mainly uses photography to present the way she recognizes or understanding what the concealed world
hidden under the reality and the functioning society, and also ideas she finds or feels from the perceptual aspect,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human or human and the mother nature. She is trying to catch the
unspeakable strength and the mysterious scene or stuff from the real world, to express the experiences which can
not explain by logic or reasons but among the people.)
CV
Solo exhibition:
2010 “For Yura, Nenad And You”, Mo!Relax Café, Taipei, Taiwan.
2011 “24H photography exhibition in Nangang Self Mansion elevator” , Nangang
Self Mansion elevator, Taipei, Taiwan.
2013 “photo documentary records publication of GenioDanceGroup in Taoyuan
junior high school” , Taoyuan junior high school, Kaohsiung, Taiwan.
2016 “Boney Look” , Wandering Photography space, Taipei, Taiwan.
2017 “Boney Look” , RUGU space, Beijing, China.
2017 “Boney Look” , We Love Apartment, Tainan, Taiwan.
2020 “Yu-Chi Li : The Roots – Everything is hanging. ” , MOCA, Taipei, Taiwan.
Group Exhibition:
2010 “lattice savor”, AVAT, Taipei, Taiwan.
2010 “Lomo Life” , Mr. Wu art space, Taichung, Taiwan.
2011 “The Big Shoot 2010”, MOCA, Taipei, Taiwan.
2011 “EPSON My Story” , Sincere Art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11 “Geisai” , huashan1914, Taipei, Taiwan.
2012 “Fun Street”, MOCA, Taipei, Taiwan.
2013 “New・Image” , TIVAC, Taipei, Taiwan.
2013 “What A Fandom: JAPAN”, Fantasy Theatre, Taipei, Taiwan.
2014 “Curiosity”, DDC, Beijing, China.
2014 “Man skating Dragon Boat “, Donggu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Guangdong, China.
2016 TIVAC Taipei Art Photo Expo Exhibition, Huashan1914, Taipei, Taiwan.
2017 Wonder Fotoday Expo exhibition, Huashan1914, Taipei, Taiwan.
2017 The second session Young Artist group exhibition, Bo Art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18 The 12th competition of Shin Kong Mitsukoshi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Shin
Kong Mitsukoshi, Taipei, Taiwan.
2019 Wanjia Lantern New Year Art Project, Beijing, China.
2019 Wonder Fotoday Expo exhibition, Huashan1914, Taipei, Taiwan.
2019 Text prerequisite, Onfoto studio, Taipei, Taiwan.
2019 Summer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and Video Salon Exhibition, Taipei
Collection Trading Center, Taipei, Taiwan.
2019 Female Visual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ali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Dali, China.
2019 ABC Shanghai Art Book Fair, Shanghai, China.
2019 Monologue, Wonder Foto Day Present,G.Gallery, Taipei, Taiwan.
2020 Female Visual Writ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y,UTAU,Hangzhou,China.
2020 Film Flow,Moom Bookshop,Taipei, Taiwan.
2020 Da weltet die Welt,Jinan International Biennale,Shandong,China.
2021 “2021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R.O.C”,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Taichung,Taiwan.
2021 “2020 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 Kiyosato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
Yamanashi,Japan.
Awards:
2011 “The Big Shoot 2010”, selected, MOCA.
2011 “Epson My Story”, selected, Sincere Art Gallery.
2013 “New・Image” , selected, TIVAC.
2016 “TIVAC Photography Award”, jury Prize, TIVAC.
2018 “SKM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ontest”, selected , SKM.
2019 “Wonder Fotoday Expo exhibition”, jury Prize, Wonder Fotoday.
2021 “2021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R.O.C”,selected,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Collection
2020 《Raw》, 2020 Young Portfolio Collection, kmopa, Yamanashi, Japan.
2020 《Milk》, Art Bank Taiwan Collection, Taipei, Taiwan.
Report:
2016 『Yu-Chi Li:Within the limited scope, make comments on the respondents.』,
Chip Foto-Video, China.
2016 『Yu-Chi Li:Weird prudence, a reconstruction of "basic vision".』, Rugu Space,
China.
2019 『Yu-Chi Li:I don’t want to get away from life, and it’s impossible to get away
from life ".』, Haijie Vision, China.
2019 『"Gaze at it, it is empty; looking back, it is at a loss. "』, M studio, China.
2020 『"Artists are people who want to be inhuman"』, Haijie Vision, China.
2020 SOFA TALKS『Yu-Chi Li : The Roots ‒ Everything is hanging.』, ams House,
China.
2020 『Naked inner inquiry』, The Reporter, Taiwan.
Other :
2015 Magazine『Art289』Chief Photographer, Nanfang Daily Newspaper Group
Co.,Ltd., China.
Website:
Yuchili.com
Contact:
1986bliss@gmail.com
謝岱融 Hsieh Tai Jung
當我的生活周遭與文化環境在不斷變動時,我將其視為一種纏繞,透過創作的梳理,並且隨著時間的積累,逐間感知一種可控制得循環,在變動且可控制的循環裡,透過不同的觀點尋找社會文化中與自我的連結與癥結點。
、
在社會與個體之間,運用「纏」與「洞融圈」兩系列同時展出,表現「矛盾」的狀態,探討描述將自己與社會文化結構各種現象的思考、連結予以情感投入與相互連結,描寫自己與文化環境關係中充滿著一體兩面與矛盾的關係。
「纏」系列以朦朧、直覺的手法表現感性與私密的情感連結,而「洞融圈」系列為理性、視覺較為強烈的方式探討,經由展覽的視覺衝擊下形成對峙卻也不斷在對話的狀態。
謝岱融 1996
HSIEH TAI JUNG
學歷
2015-2019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學生
2019-至今 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碩士
獲獎(部分獎項)
2021「聲吶計畫」入選,台北,台灣
2020「全國美展油畫類」,入選,台灣
2019「ArtLaozi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 啟動徵集」, 入圍,中國
2019「應時而生-釋放主義藝術國際邀請展」,入圍,中國
2019「台灣美術新貌獎」,入選,台灣
2018「黎藝術館壹計畫壹部曲」,入選 ,台灣
個展 (部分展覽)
2020「視線所及的盼望」,國立嘉義大學文薈廳,嘉義,台灣
2019「謎團中的___ 」,高雄新思惟人文藝術空間 文化店,高雄,台灣
2019「身分身」,高雄新思惟人文藝術空間 帕莎拉蒂義大利屋,高雄,台灣
聯展 (部分展覽)
2021「聲吶計畫」,秋刀魚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21「內在英雄」,旅人咖啡館(桃園力行店),桃園,台灣
2020「高雄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台灣
2020「來一場說計畫走就走的巴黎藝術之旅吧」,台中國家歌劇院,台中,台灣
2020「藝術亮點:《Unstoppable art》臺南藝博特展」松風閣畫廊,台中,台灣
2020「牛綢子藝術博覽會」,102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南,台灣
2020「藝術平遙—中國青年藝術家交流展」,平遙古城,山西,中國(因疫情改為線上展),
2020「盛夏天使—藝術拍賣×七月公益場」, VA VA VOOM東方時尚旗袍,台北,台灣
2019「應時而生-釋放主義藝術國際邀請展 」,北京同澤藝術館,北京,台灣
2019「台灣美術新貌獎」,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9「藝術新生十一校畢業生推薦展」,台中大墩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9「梅嶺美術新銳邀請展」,梅嶺美術館,嘉義,台灣
2018「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世貿一館,台北,台灣
2018「亮點藝博」亮點旅店,好思當代藝廊,嘉義,台灣
2017「擁抱」,九鼎畫廊,台北,台灣
藝術相關合作
2021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封面作品
2020蘭花刀(Orchid Sword) MV,是故空中無色 feat. お優美
2019微電影「檔案M」, 巫怡樺導演
梁凱棋 Leung Hoi Ki
在臺灣做僑生的這些年,離開原生家庭越遠,對「家」的概念,越來越感到空洞,對身旁的可攜帶之物產生歸屬感。我用私人物品的痕跡和自身記憶作為素材,運用光影收藏著曾經的存在,尋找我和物品的親密關係。
梁凱棋 Leung Hoi Ki
學歷
201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
2017 東海大學美術系
個展
2017「學·習」,東海大學A+藝術空間,台中,臺灣
2016「凝 」,東海大學圖書館藝術空間,台中,臺灣
近年聯展
2020「掃描1.0」高雄文化中心,高雄,臺灣
2019 「萌」蔚藍藝術村,基隆,臺灣
2018 「台北藝術自由日」松山文創園區 SCCP ,台北,臺灣
2018「Everyday ART 學生藝術商店」勤美術館,台中,臺灣
2018「第八屆國際袖珍雕塑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16藝術中心,臺灣
2018 「藝術新聲-11校優秀畢業生推薦展」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臺中,臺灣
2017 「九次複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學角落,高雄,臺灣
盧 芛 Lu Wei
試圖在水墨畫裡找到關於女性人物畫的參照時,卻找不到自己的身體,水墨人物畫中的女性像是空氣般一吹而散的身體使我感到疑惑,進而思考在水墨語境下女性真實的肉體在哪裡? 我如何找到她們,又如何找到自己? 另一方面我亦由懷孕的經驗思考自己身體的語言。
大學時懷孕的經驗促使我從一個少女過度到母親的角色,從懷孕、生產、哺乳的經驗中,體驗到自己的身體從孕育生命,包覆了另一顆心臟的跳動,到身體不斷被延展、拉扯甚至是撕裂的感受,「我」似乎不只是精神上的我,同時也是日復一日在逐漸變化的身體,沈了的腳步、變深色的乳頭,大家開始將目光移至的肚皮,身體成了不得不注意的事,我向自己提問:「我,是我的身體嗎?」「母親究竟是什麼?」「女性可以如何被自己重新觀看?」
創作並不只關注書畫作為媒材的表現和書畫中的文學性,也反思女性如何重新理解自己的身體。我參照古今的女性角色,透過轉化聖母等神話角色,和自己產生對話,亦由水墨材質延伸詩意的身體觸感。我的創作手法是雙向的,我將紙質本身視作是一層肌膚,畫下改編後的女性角色同時,也像是畫在自己的肌膚上,墨線描繪的衣紋是沁入皮上的刺繡,野百合、牽牛花等花紋是人物的天衣以及文字的書衣,墨韻是濕氣,浸染至身體,毛筆接觸紙面的觸感和呼吸的身體並行,毛筆是毛髮、墨是液體,它們在我的作品中試著言說自身。
As I tried looking for female portraits references in Chinese ink painting, my own body was nowhere for me to be found. These ink-painted figures of female portraits, they were as bodies blown away and dissipated by the breeze, it puzzled me : where were women’s real, carnal bodies in the context of ink painting? How was I to find them ? How could I find myself ? In parallel, the experience of pregnancy, likewise, led me to think about the language of my own body.
The experience of pregnancy during university compelled me to shift from the role of a young woman, to that of mother. From pregnancy, birth, to breast feeding, I could feel my body, from the time of gestation, the beating of another heart nestled within, to the time I felt my body constantly dilating, pushing its expansion to the brink of tearing itself apart, it was as if the “I” no longer was merely psychical, it also was, at the same time, this body changing by the day, these heavy steps sinking, these darkening nipples, this belly everyone starting turning eyes to, the body became a thing demanding attention, and I asked myself : “Am I my body?” , “What in truth, is motherhood?”, “How can women renew the way they see themselves?”
My creative work is concerned about how drawing can bring forth the material qualities of a medium, about the literary aspects of writing and drawing, but also about how women can understand their own body again. I reference ancient and modern female characters, and mimicking them, I rearrange characters of the “Holy Mother” or mythology to dialogue with me. With the qualities of ink painting, I worked to develop poetry to the body’s sense of touch.
My creative approach is twofold. I regard paper itself as a layer of skin, as if when I were painting these rearranged female characters on paper, I were also painting on my skin, with each stroke, ink lines seeping into a skin-deep embroidery. Then, regarding ink, its charm in its mist, soaking and penetrating even the body. The touch of my brush caressing the paper surface, breathing in sync with the body; the brush as hair; ink, a fluid : they try, inside my work, to put my own body into words.
盧芛
1994 生於屏東縣。
2017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水墨組。
2018-今就學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水墨組。
盧芛的作品涵蓋水墨、書寫、書籍、剪紙裝置…等面相。創作延伸書畫脈絡中的陰性書寫,以毛筆書寫出女性的身體和女性的主體等問題意識,延伸文學、神話、空間的個人表現手法。「書畫」在她的作品裡並不只是媒材,它同時涉及文字、圖像,也成為回應女性角色、身體的話語。盧芛透過陰性書寫的概念和水墨媒材的研究,延伸出她對於「母親」及「女性」的思考。
Lu Wei’s portfolio includes works in ink painting, calligraphy, artists’ books, as well as paper cutting installations. Developed from her paintings and drawings, her practice extended to “Feminine writing”: her brush mulling over questions of the female body and Women as Subjects, Lu Wei expands into the fields of literature, mythology, and explores space as a means of self-expression. Within her works, “painting and writing” are not simply material mediums, the way they simultaneously involve words and images makes it reflect female characters, and reflect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Drawing from the concept of “Feminine Writing”, and from her study of the medium of ink painting, both helped Lu Wei further elaborate her thoughts on “Motherhood” and “Womanhood”.
策展
2020 《混血人:來一場野性的餐會》,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
個展
2021 《造個交叉小徑的花園》,鴻梅文教基金會,新竹市,臺灣。
聯展
2021 《對話運動》索卡好樣青年藝術家聯展,索卡藝術中心,臺南市,臺灣。
2021 《春日.南國-北藝大美術學院師生創作展》,馥蘭朵墾丁度假酒店,屏東縣,臺灣。
2021 《水晶體計畫-瓶中信》盧芛x 段沐,臺東生活美學館,臺東市,臺灣。
2021 《粉粉 PIE───書畫水墨的未來》,Mezzo Art 藝非凡美術館,臺南市,臺灣。
2021 《通訊,導航,減速》,空軍三重一村,新北市,臺灣。
2020 《辭典/作為索引》,藝術家書籍文獻庫,台北國際藝術村,臺北市,臺灣。
2020 《臺灣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艷館,臺北,臺灣。
2020 《YES TAIWAN VIII》,也趣藝廊 ,臺北,臺灣。
2019 《水晶體 燈塔與船的距離》 盧芛 x 段沐雙人聯展,三貂角燈塔,新北市,臺灣。
2019 《Soul Wave 伊人》黃崧菀 x 盧芛雙人聯展,雪姑七友戲劇節《電梯的鑰匙》合作展覽,山岳書屋,臺北,臺灣。
2017 《水墨傳統‧未來世代》展 (Ink Painting : The Tradition of Future),未來.傳統實驗基地 TheFuture Past Lab,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獎助
2021 「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補助計畫」,文化部,臺灣。
2020 《睡美人的逆襲-看見中國藝術史中女性的身體》,故宮線上策展,臺北故宮,臺北,臺灣。
2020 超展開策畫-跨域編輯培力計畫。
2020 新樂園 Emerge 新秀策展人培力徵件計畫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好地下藝術空間、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組織營運贊助,國藝會。
2019 張光賓獎學金。
2019 藝術漫遊者計畫, 青年署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洲際飄移─藝術實踐的城市鏡像」。
2017 止止盦水墨獎助學金。
2015 黃君璧獎學金。
座談
2020 ART TAIPEI 系列沙龍:《藝術創作與編輯的實踐可能》,臺北藝術博覽會,臺北世貿一館,臺北,臺灣。
駐村
2019 交通部航港局藝術家進駐東莒島燈塔試辦計畫。
WEI ,LU
1994 born in Pingtung, Taiwan.
2017 B.F.A.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 Taiwan.
2018- Now Studying Master Program i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Major in Ink arts, live and work in Taipei, Taiwan.
Solo Exhibition
2021 「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Grand View Culture, Art Foundation, Hsinchu, Taiwan.
Exhibition
2021 「Dialogue Movement - 14th Exhibition of Young Artist」, SOKA ART, Tainan, Taiwan.
2021「pink pink pie」, Mezzo Art, Tainan, Taiwan.
2021 「Communicate, Navigate, Decelerat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New Taipei City, Taiwan.
2020「Dictionary / As Index」, Artists' Books Archive, Taipei Artist Village, Taipei, Taiwan.
2020「The Mixed-Blood:Welcome to the Feast」, good underground art space, Hualien,Taiwan.
2020「Taiwan Annual」, Expo dome , Taipei Expo Park, Taipei, Taiwan.
2020 「Y.E.S. TAIWAN VIII」, 2020 Young Emerging Stars of Taiwan, AKI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19 「Crystal – Between The Lighthouse and The Boat」, Sandiao Cape Lighthouse, Taiwan.
2019「Wild girls」, Shan Yue book house, Taipei, Taiwan.
2017「BANG x _ _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 Taiwan.
2017 「Ink Painting : The Tradition of Future」, The Future Past Lab ,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 Taiwan.
2016 「Two Chevalier: 」Tuan Mu & Lu Wei Double Solo Exhibitions, NanPei Gallery, Taipei, Taiwan. 2016 「I Want To Be A Fair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 Taiwan.
2015 「Good Good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 Taiwan.
Adward
2021 「Support youth art development subsidy program」, ministry of culture, Taiwan. 2020 Hyper Curation Program.
2020 「Curator Training Program」, Sly art space, Taipei, Taiwan.
2019 Chang Kuang-Bin, Ink Art Scholarship.
2019 The "Flaneur" project, Gap Year for International Art Networks.
2017 Zhi-Zhi-An, Ink Art Scholarship.
2015 Hua-Jun-Bi, Ink Art Scholarship.
curation
「The Mixed-Blood:Welcome to the Feast」, good underground art space, Hualien,Taiwan.
Artist-in-Residence
2019 The Project for Artist-in-Residence from Maritime and Port Bureau, Dongquan Lighthouse, Juguang Township, Matsu, Taiwan.